2008年3月12日,中科院工程教育学院的老师为我班组织了一次室内拓展活动。集中班两周紧张的学业生活,使同学们平日并没有更多的交流,但拓展活动却让我们欣赏到了同学们学业外的另一面,使大家有了“集体”的感觉。
因为同学们都是在职人员,所以这种在西方称为outward-bound的素质拓展训练,大家或多或少都曾参加过。虽然如此,但在活动开始之前,大家还在纷纷猜测,不知学院安排的拓展活动会给大家带来怎样“新”的感受。
正式项目开始前,培训师先将所有同学分为两组,每组间用互相按摩放松的方式进行了“破冰”。放松完后,效果明显,有些同学不但筋骨得到放松,还将外衣纷纷除去,准备大干一场。
第一个项目叫“达瓦孜高空绳索”,要求每队利用一条5米长的绳索,在不借助任何外物情况下,利用人力,将绳索保持在30公分以上的高度,并使所有队员踩绳行走不少于2米、10步的距离,首先完成队伍为胜。
乍一听到这样的要求,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需要专业素质才能完成的任务,非我们一般人所能办到。在确认题目没有理解错误后,我队拿着发给的5米绳索,开始了“头脑风暴”。别说,主意还真不少!首先试验的是“之”字形绳索方案,12人站两边,将绳索拉成“之”字形,再由一名同学扶着行走人员,小心通过。实验结果:成功,但似乎时间有些慢。随后,又有人提出“环”型绳索方案。因为环形有利的节省了行走距离,效率更高。抽空再看看另一个队的试验,也好不热闹,方案也是一再改动。
在正式比赛中,两队均采用了“环型”方案。我队在比赛前明确了场上指挥和上绳顺序,整个比赛组织也颇为成功,13人均顺利通过。3分26秒!不错的成绩。可第二队在吸取我队成功的经验后,以3分13秒力压我队,取得了胜利。
在随后的总结环节,两队成员从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各个环节讨论了这项游戏过程。有同学说:开始两队试验阶段花时过长,是由于没有及时形成一个组织结构的原因,在正式比赛中,明确了指挥者,组织就有效了许多。也有同学说:第二队之所以能够取胜,是因为他们抓住了队伍成员的“关键点”,让体重最重的同学先走,以使拉绳队员在比赛后期还能保持足够体力,保证全队队员高效、无失误的通过绳索。讨论中,那些曾在课本中出现的管理词汇,也不再陌生,纷纷成为了争论的热点。
第二个项目叫“七巧板拼图”。培训师将大家分为7组,1组在中间,其余6组分别在6张组成环形的桌子后面。他为每组分别发了1份任务书、1张图纸,还有打乱颜色的7块不一套的七巧板。
我们小组的任务分别是:利用7块同一颜色的七巧板组成图1—图6的形状,每成功1次得10分;利用7块不同颜色的七巧板组成图7的形状,成功得20分;利用同一颜色七巧板组成一个成方形,成功得30分。
拿到这样的任务,首先出现在我们脑子里的就是“资源”一词。生活教会我们“资源永远是有限的,要想夺取最高分,就要夺取最多的资源”。所以我们立刻开展了与其他各组的交易活动,七巧板是资源,图形也是资源,只有让手中的资源流动起来,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一时间,教室里“人声鼎沸”。“哎,同学,我要你那个红三角,用一下,用一下就还你。”“让我看下你们的图2,我一会儿给你我们的图6,一定给。”由于我们小组的公关能力比较强,一个一个的图形纷纷完成,分数也是扶摇直上,再看看其他各组成员愁眉苦脸的样子,心里好不得意。
在游戏进行当中,那个在中间的第7小组,不知为什么,突然利用中心的位置优势,收取了各组的图形和七巧板,一定要进行再次分配。可各组成员完成任务心切,哪管他的限制,一哄而上,分而抢之。
最后,时间到,培训师要公布成绩了。完成较好的组,一个个队员兴高采烈,等待着被表扬。“我们组这次资源利用的相当出色,估计能够夺冠了”我心中暗想。可谁知,培训师没有表扬任何组,只是公布了7组总共得460分。原来,这个游戏考评的是7组共同得分,而第7组的任务正是在中间协调各组完成任务,并获得提成分数。
“原来考的是沟通啊!”有同学一声叹息。“对,这个游戏考察的是有效沟通和组织,它的最高得分应该在1200分左右。你们刚开始一阵哄抢,行动前各组都没有有效沟通,第7组也未将各组有效组织。所以总的来说,你们这项游戏的效果不理想。”
沉默……
沉思……
生活中,人们总是一次次的大声呼喊着个人的需要,而是否关心过集体的诉求?管理者难道亦是如此?看来:一个小组的成功不能代表整个团队的成功,只有团队中的每个小组充分沟通,相互信任,相互团结,相互帮助,才能共同完成整个团队的最高目标。
知识需要实践。有专家曾指出:阅读和听到的资讯,我们只能学到10%~15%,但体验过的事,我们却能收获80%。特别是通过项目管理知识的学习,在拓展活动讨论中,我们第一次将“感受”进行了理论的思考,并对知识有了更深的体会,这也许就是本次拓展活动带给我们不同以往的“新”的收获。
初春的北京还有着一丝寒意,但同学们以后三年的学习生活,却在此刻温暖的连接在了一起。
(2008级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屈炜 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