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亚洲研究院吴枫:“基于局部视觉特征的图像编码”讲座

  • Super User
  • 日期:2008-10-29
  • 1040
微软亚洲研究院吴枫:“基于局部视觉特征的图像编码”讲座
( 2008-10-29 14:17:46 )
     (记者团 徐海洲 报道)10月26日下午,微软亚洲研究院网络多媒体组主任研究员吴枫博士来到学院,就“基于局部视觉特征的图像和视频的编码及其研究发展趋势”做了一场极具学术性和前瞻性的精彩的报告。
    吴枫博士首先介绍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概况和研究领域分布,并就其所在的网络多媒体组的人员组成、实验室的功能以及过去一年实验室的论文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的发表等情况进行重点说明。对于“基于局部视觉特征的图像和视频的编码”主题,吴枫博士从三个方面向同学们进行了讲解。
    第一部分是局部视觉特征在视频和图像的信号压缩方面的研究。吴枫博士首先介绍了传统意义下的视频编码:即基于余弦函数的基分解把信道编码分解,使信号能量集中,然后再在维度上进行量化,达到使信息压缩的目的,最后利用哈夫曼编码等优化编码来重新对码流进行编码。吴枫博士同时向同学们展示了近20年的编码技术的发展图解,其显示编码效率的提高都是伴随着算法复杂度的提高,在传统的利用统计相关性编码的框架下很难再有突破性的进展。吴枫博士接着重点介绍了基于局部特征的信号编码尤其是特征信息的选取,并用实例演示了这种新框架下的算法的性能效果。
    第二部分讲解了局部特征方法在改进基变换方面的应用。吴博士回顾了传统的基函数的改进,指出其困难所在的同时提出新的基于局部梯度方向特征的基变换方法。即分割成小规模的基变换,在估计出分割和方向后沿着该方向进行基变换。最后吴博士向同学们展示了这种新方法与传统的基变换方法的对比研究。
    第三部分介绍了基于知识的信号压缩这个前沿研究。该研究是首先从大量已有图像中学习知识,然后利用获得知识来完成图像恢复与处理等应用。吴博士将这种方法得到的图像与原JPEG图像进行了对比,指出基于知识的信号处理的性能优越性。
    最后吴博士热情的欢迎有相关研究兴趣的同学们到微软亚洲研究院进行实习。
    讲座后,吴博士热情的回答了同学们的各种提问并结合同学们关心的话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讲座让同学们了解基于局部视觉特征的图像和视频的编码和发展趋势,为对该方向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了很好的认识与学习机会。
 
附:主讲人简介
    吴枫,博士,微软亚洲研究院网络多媒体组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数字信号处理,图象和视频编码,多媒体技术的标准化,网络通讯和多媒体信息传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IEEE trans on CSVT,IEEE trans on IP等高水平的国际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研究的5项视频编码技术分别被MPEG-4 FGS、 MPEG-4 AVC/H.264和MPEG-4 SVC等国际标准所采用。曾作为中国信息产业部AVS标准视频专家组组长领导制定了中国的AVS视频国家标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