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软实力”培养:香港理工大学大潘宗光教授谈人生智慧

  • Super User
  • 日期:2008-03-19
  • 1404

     
 
     应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邀请,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于3月15日来到研究生院,就“生活智慧”话题为中科院的学子们作了报告。潘教授结合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与佛教经典,与同学们交流了在吸收专业知识的同时,如何丰富自己的内涵和提升个人的“软实力”话题。潘教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把深奥的佛教哲学讲得深入浅出,让同学理解从自省内心与把握环境入手,从而创造美好的未来。
      
     作为此次讲座的主办者,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意识到科技革命与社会的快速变革给人们的心理承受力带来挑战。如何让同学们在变革的时代保持内心的和谐与积极的人生观,为学习和未来发展开创出一片心灵绿洲,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邀请潘宗光教授的讲座,与学院系列讲座一起,为学生专业发展和人文素养提升提供更多机会。
     上午9时,来自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及研究生院其他院系700多名同学,在研究生院礼堂一层聆听的潘宗光教授的讲座,并于讲座前领取了潘宗光教授所著的“心经与生活智慧”和“心经与现代管理”两本书。
     潘宗光教授的讲座从和谐社会建设谈起,认为要建成和谐强国,不但要有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这样的“硬实力”,也要加强精神面貌和文化实力等“软实力”;对于年青人来讲,除了做好工作、提升学问之外,需要注重和提升文化修养。潘教授提倡积极吸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优良的传统美德,不断提升自己的内涵和修养层次,这样才会“不迷失方向”,才能“安身立命、活的快乐 ”。
    
作为执掌香港理工大学17年的校长和知名学者,潘宗光教授把这些理念贯穿于学生教育培养的实践中。潘校长认为教育在帮助学生吸收知识学问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格内涵的培养。这些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品德与智慧,更宽的思想与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交际与沟通能力。潘宗光教授结合香港理工大学开展艺术节活动、企业合作、系列讲座等多种方式,介绍了学生培养和教育的经验。潘校长引用《大学》里关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与同学们分享了人格修养与内涵“软实力”的重要性。
     作为佛学研究专家和积极推动者,潘宗光教授认为佛学与科学一样,是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探索、演绎和运用,其重要核心之一是回归自然、按自然规律行事。潘宗光教授在接下来的讲座中,就佛学“因缘”和“空”的思想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潘教授认为要取得事业成功,要有个人创意的“因”和人的行为的“缘”而达成一个结果,这要求我们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与周围环境保持互动、不执著于“一边”,“种善因、广结善缘”而创造美好未来。潘宗光教授在讲座中,还把佛学思想与管理实践结合起来,结合自己的多年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多管理方法。潘教授认为,作为管理者要同时兼备智慧和慈悲品质,要与团队进行全方位沟通而没有偏执,从而达成自上而下的领导式管理和自下而上的支持式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对于团队管理,潘教授提出针对情况要善于变通,积极与团队分享成果,建立起良好的团队精神。
     
     在与学生互动中,潘教授结合自己国外学习经历谈了对于留学深造与贡献祖国的话题,潘教授动情的表达和赤诚的爱国之情赢得了学子们热诚的掌声;对于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浮躁风气,潘教授认为要审视自己内心,选择要让自己的心安。师生还就学习与发展话题进行了多方面交流。会后,很多同学请潘宗光校长签名留念。
  
附:潘宗光教授简介
     潘宗光教授自一九九一年一月起出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至今已超过十七年。出掌理大前,任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兼理学院院长。潘教授并为多间中外大学之名誉讲座教授。
     潘教授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获一级荣誉理学士学位及一级荣誉理学士深造学位,于英国伦敦大学获博士学位(PhD)士其后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及后,在香港大学任职讲师;期间先后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南加州大学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行研究合作。潘教授以他在化学界的杰出成就,再获伦敦大学颁授理学博士的资深博士学衔(DSc)。潘教授并获选为英国伦敦大学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验师及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此外,潘教授更屡获殊荣:于一九七九年获「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奖」、一九八九年获委任为非官守太平绅士(JP)、一九九一年获颁英国官佐勋章(OBE)勋衔、二零零二年获颁金紫荆星章(GBS)勋衔。
 
       潘教授热心社会及公益事务,对推动科技发展和培育人才贡献良多,历任香港政府、工商界及教育界多个委员会的主席及委员。他于一九八五至九一年间获委任为立法局议员、一九八八至九一年间出任科技委员会创会主席、一九九五至九七年间获委任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及第二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并于一九九八年起获委任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