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中高端人才需求风向标

  • Super User
  • 日期:2004-06-30
  • 2669

信息产业中高端人才需求风向标

2004-06-30
  近日,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针对软件工程硕士的进一步优化培养进行了研讨。来自中科院软件所、计算所、软件工程中心、网络中心等相关院所专家以及中软总公司、凯思集团、NEC、亚信等业界资深人士共50多位软件学院导师参加了会议。专家们就在论文阶段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各抒己见,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软件学院通过系列措施,在教育培养的各个阶段保证其提出的培养“精技术、懂管理、会做人”行业骨干的目标。

  目前,中国IT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的状况使其利润率较低(调查数据显示,国内IT百强企业利润总额只有国际IT百强企业前10名利润总额的5%。),限制了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开发与设计。懂技术、懂管理的专业人员的不足使企业的竞争力受到抑制。

  对比中印软件产业我们会发现,中国软件工程人员并不缺乏软件开发天赋,而且费用相对低廉,仅为世界市场的1/3左右。但是在越来越强调规模化经营的今天,众多软件企业小作坊式的软件开发模式使得国内软件过程管理成为公认的软肋,而印度软件称雄世界的最大法宝恰恰就在于软件生产过程标准化、工程化。

  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之间的差异日益明显,人才结构中技术和管理方面复合型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然而,处于成长期的IT服务企业及IT应用机构,由于自身的资金和资源的局限很难自己解决在人才供应上的矛盾。培养社会、行业需求的中高层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任务自然落到不断进行探索的教育机构的身上。

  教育部于2001年批准设立的软件学院旨在培养中高端人才。这其中有的全面以市场导向,即市场需求什么样的人,就去培养什么样的人;有的则是在原有计算机或信息学院下沿袭传统做法,只是增加了一个教育项目而已。这两种做法中,前者更强调毕业学生的高就业率,强调与某些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只要企业需要的就是自己要做的,有的则直接在公司运作下进行人才培养。

  面向市场需求、满足信息产业对高素质软件人才的需求是软件学院成立的初衷。传统教育模式自然不能有效解决管理能力欠缺与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不过作为教育机构,面向市场不是被市场牵引,而是把握市场脉搏,提炼出信息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共性。教育机构只有关注行业应用人才需求的普遍性问题,才能真正的满足市场与行业需求。如果只是从个体企业出发,无论如何是不能“寸步不移”的跟踪站在市场第一线的企业人才需求的个性的。

  作为专注于IT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研究生教育单位,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则独辟中、高层IT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蹊径。在工程硕士“实用型、高层次、复合型”的培养原则指引下,结合IT行业技术更新快、人员流动大、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高的特点,把“精技术、懂管理、会做人”的理念贯穿于培养过程。

  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认为仅仅面向个别企业需求传授技术知识、培养研究能力是不充分的,同时应该培养学生关心企业目标、团队作业的管理意识,更培养学生克尽职守、爱岗敬业、诚信做人的人文精神。因此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除选择精技术、有管理经验、人品好的教师/导师外,在教师教学指引、教学内容安排、团队项目实习等各方面融入学院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同时建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 等信息技术应用重点行业及问题设立相应的研究、实验室,吸引行业精英带来中长期、储备性和共性的技术应用问题,将研究生培养与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据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所招收的三届在读学生平均工作年龄为四年,近一半学生已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工作经验丰富、学习目的明确。这样的生源比例和绝对数量在全国遥遥领先。这体现了社会对这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的认可。

  据悉,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http://cse.gscas.ac.cn)正在招生中。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共招收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四个领域工程硕士。